石墨烯導熱耐酸堿防腐涂料將有機聚合物與有機硅通過分子鏈相互貫穿,形成高度交聯三維互穿網絡聚合物為成膜物質,添加超細氧化鋁、氮化硅、氮化鋁、氧化石墨烯等耐高溫、防腐蝕、高輻射率的陶瓷材料;納米碳管、超細石墨微粉,氧化石墨烯等高傳熱導熱功能填料等,研發(fā)生產的一種雙組份常溫固化、耐腐蝕、高傳熱性能的特種功能涂料。
產品特性
涂層具有耐濕熱、耐鹽霧、耐酸性能優(yōu)異。
涂層較低表面能,憎水、憎油、良好自潔性。
涂層具有良好附著力,優(yōu)異的耐高低溫性能、抗熱震性能。
涂層可屏蔽腐蝕因子或降低到金屬界面的速度,減緩形成腐蝕電池的時間。
涂層具有較高的電阻率,可阻擋陰、陽極區(qū)域離子的運動,減緩腐蝕產物的生成。
推薦用途
石墨烯導熱耐酸堿防腐涂料適用于烘干設備、設備外殼、高溫元件、換熱器、翅片管以及其他導熱、傳熱設備等高溫換熱工況下的腐蝕防護涂裝。
技術原理
將有機聚合物與有機硅通過分子鏈相互貫穿,形成的一種含有 SiO2 結構存在的高度交聯三維互穿網絡聚合物作為涂料的成膜物質。由于-Si-O-鍵具有很高的鍵能,其聚合物分子鏈具有高度的卷曲性和耐高溫性能;且聚合物分子結構中羥基、醚鍵和活性環(huán)氧基團,使聚合物的分子和相鄰界面產生電磁吸附或化學鍵;另外環(huán)氧基團在固化劑的作用下發(fā)生開環(huán)加成反應;綜合作用下使該成膜體系固化收縮率低,良好物理屏蔽作用,對各種基材具有很高的粘附力,多種陶瓷材料的復合作用,使涂層致密、耐磨,降低了腐蝕因子在涂層中的擴散速率,且氮化物陶瓷較高的熱導率,涂層幾乎不影響換熱器的工作效率。
性能指標
涂裝應用
技術參數
理論涂布率:干膜厚度 50μm,理論涂布率為 0.2kg/㎡。
實際涂布率:受涂裝工件外形尺寸、施工天氣、不同施工人員影響,考慮損耗系數。
固化時間:表干時間:小于 4h(23℃),實干時間:大于 24h(23℃)。
單道涂層涂裝后用手指輕觸,涂層粘手但無涂料粘附,即可進行下道涂裝。
基體處理
新 鋼 材:噴砂除銹至 Sa2.5 級,表面粗糙度要求控制在 30~60μm 范圍內。
舊 涂 層:剔除舊涂層,噴砂 Sa2.5 級或打磨至金屬本身顏色,粗糙度在 30~60μm范圍內。
局部修補:清除基體表面油污、殘銹、氧化皮等不牢固物;電動工具打磨至 St3 級?;?/span>
體噴砂或者打磨處理后,進行吹灰處理,或用揩布蘸取溶劑進行擦拭;視環(huán)境條件一般基體
處理后 8 小時內盡快涂裝,以免返銹或沾染污物影響施工質量,杜絕隔夜涂裝。
環(huán)境條件
環(huán)境溫度和基體表面溫度一般在 5℃~60℃范圍內施工,空氣相對濕度不超過 85%。
基體表面溫度一定要高于露點溫度 3℃,防止結露。
涂裝方法
刷涂:刷涂或輥涂施工采用橫豎交叉方法涂裝,使涂料充分浸潤基體表面。
噴涂:采用空氣噴涂或高壓無氣噴涂方法涂裝,槍嘴距基體 30-40cm 垂直涂裝。
涂料混合
石墨烯導熱耐酸堿防腐涂料主劑組分∶固化劑組分=5∶1(重量比)(以合格證上的配比為準)
受施工條件、環(huán)境溫度或其他條件影響,配比比例會有調整,請以包裝桶上標明配比為準。開桶后使用動力工具先將主劑攪勻無沉淀,持續(xù)攪拌的同時,將搖勻的固化劑緩慢加入主劑攪勻 3 至 5 分鐘即可使用。強烈建議使用機械工具攪拌,混合后的涂料適用期為 5-8 小時,請根據施工進度安排使用。
涂料稀釋
石墨烯導熱耐酸堿防腐涂料通常情況下不需要稀釋,如有必要可選用二甲苯、丁酯或聚氨酯類稀釋劑。當溶劑選擇不明確時應先咨詢廠家,以確保涂裝體系的兼容性。
包裝貯存
石墨烯導熱耐酸堿防腐涂料為雙組份涂料,20kg/桶包裝。
產品未開封且經妥善保存,自包裝之日起,有效儲存期 12 個月。
貯存在干燥、陰涼場所,避免暴曬,遠離熱源及火源,運輸和貯存 5-40℃溫度范圍內。